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Discuz! Board

服务

招聘房产本地信息

优选简历在线看报

信息

家政保洁 月嫂保姆 搬家货运

培训招生 二手车    二手市场

社区

乐亭头条 海港头条 乐亭文艺 光与影    乡镇动态 网警说事 法治乐亭 乐亭教育

乐亭医讯 农业信息 情感天地 寻人寻物 老景说事 乐亭旅游 新人手册 商务合作

【读点经典】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每天四问

2021-11-30 09:57:36 979 0

[复制链接]
乐亭教育 发表于 2021-11-30 09:57:36 |阅读模式

乐亭教育 楼主

2021-11-30 09:57:36

编者按

       陶行知是被毛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被宋庆龄赞誉为“万世师表”的中国本土的教育大家,他把教育用最通俗的话语表述出来,他的学说有强大的生命力。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当前‘双减’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何将其思想与当前的社会形势、学校教育实际以及“双减”相结合,是教育工作者应关注的话题。重温陶行知教育思想,给“双减”政策落地带来新的视角。

       对于“双减”,陶行知的原话、主张及教育著述中,能找到很多关于诠释“双减”含义的内容,以陶行知的“每天四问”为例,身体、学问、工作、道德有没有进步?就很好地体现了组织教育的内涵,“四问”体现的是教师、学生如何行、如何做的本质。今天,缅怀陶行知、纪念陶行知最好的方式是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用陶行知教育理论更好的诠释中国教育实践,把中国教育实践推上新的起点。

       请全县各学校认真组织学校班子成员、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阅读陶行知的这篇经典之作。

陶行知:每天四问

(1942年7月25日)

       今天是本校三周年纪念,我有一些意见提出来和大家谈谈,作为先生同学和工友们的参考。

       本校从去年的二周年纪念到今年的三周年纪念,能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支持了一年,几乎是一个奇迹。这一个奇迹,不是一个人的力量所能够做得出来的,而是全体先生同学工友共同坚持,共同进步,共同创造;以及社会关心我们人士的尽力赞助所得来的。

       本校在这一年中,好像是我们先生同学工友二百人坐在一只船上,放在嘉陵江中漂流,大的漏洞危险虽然没有,但是小的漏洞是出了一些,这些小漏洞也可以变成大漏洞,使我们的船沉没下去的!然而我们的船没有因为这些小漏洞沉没,竟因为我们这些同船的人,一见有小漏洞,即想尽方法用力去堵塞,有时用手去堵,有时用脚去堵,甚至有时用头用全身的力量去堵:终于把这只船上这些小漏洞堵塞住,而平稳地度过这一年,而达到了目的地,这是一个奇迹,一个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的奇迹。

       “一切为纪念”,刚才主席说的这一个口号,当然提出的意义是有他的作用的,大家用力对着这一个目的来创造,是很好的。但是我对于这一个口号有点骇怕,骇怕费钱太多,骇怕费力太多,以至精疲力尽,恐怕得不偿失,所以我主张明年四周年纪念,要改变方针,我们的成绩,要从明天起,即开始筹备,日积月累,“水到渠成”的成绩。不要再在短期内来多费钱和多费力量,只要到了明年7月1日,开始把平日的成绩装潢一下,便有很丰富的成绩,再不像今年和去年这样忙了。大家也可以很从容很清闲而有余裕地过着四周年纪念。

       现在我提出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首先,我们每天应该要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健康第一”。没有了身体,一切都完了!不禁使我想到了去年二周年纪念前9日邹秉权同学之死!与今年三周年纪念前9日魏国光同学之死!两人之死的日子是恰恰一周年,不过时间上相差八九个钟点罢了。因为这两位同学的死,使我联想到,我们必须继续建立“健康堡垒”。要建立健康堡垒,必须注意几点:(一)“科学的观察与诊断”。(二)“饮食的调节与改进”。(三)“预防疲劳的休息”。(四)“用卫生教育代替医生”。……我们要以决心推进卫生教育的效力来代替医生,以保证健康的胜利。以卫生教育代替医生,在两月前,我已有信来学校,提出十几条具体事实来,希望照行,现在想来,还是不够,需要补充。待补充之后,提交校务会议商决进行。但是今天在此先提出来告诉大家,希望大家多多准备意见,贡献意见。在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上多尽一份力量,便是在卫生教育施行上多一份力量,卫生教育胜利上多一份保证。大家都成为建立“科学的健康堡垒”的主要的成员之一,健将之一,共同来保证“健康第一”的胜利。

       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其次,我们每天应该问的,是“自己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的活力的源泉”。学问怎样能够进步?重要在有方法研究。现在我想到有五个字,可以帮助我们学问易于进步。哪五个字呢?

       第一个,是“一”字。一是“专一”的一。荀子说:“好一则博。”这句话是很有精义的。因为有了一个专一的问题做中心,从事研究,便可旁搜广引,自然而然的广博起来了。我看世界名人学者对于治学的解释,尚少如此精约的,治学必须“专一”的“一”,这是天经地义的了。“专一”在英文为Concentration,我们对于一件事物能够专心一意的研究下去,必然能够有一旦豁然贯通之时。所以我希望有能力研究的先生和同学,必须择定一个题目从事研究,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问题,也可以研究出很深刻很渊博的大道理来。于人于己都可得到切实的益处,而且可能有大的贡献。

       第二个,是“集”字。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好像许多钩钩一样。我们研究学问有了中心题目,便要多多搜集材料,我们便像“集”的篆写一样,用许多钩钩到处去钩,上下古今,左右中外的钩,前前后后,四面八方的钩,钩集到一起来,好细细研究。集字在英文为Collection,我们有了丰富的材料,便可以源源本本的彻头彻尾的来研究它一个明明白白,才能够真正理解这个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够“迎刃而解”,才能够收得“水到渠成”的效力。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都必须多多搜集材料,以便精深的精益求精的研究。在研究上发生力量,在研究上加强创造力量,集体创造,共同创造,在创造上建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命,树立起我们事业的新生机,稳定我们事业的新基础。

       第三个,是“钻”字。钻是钻进去的钻,就是深入的意思,钻是要费很大的力量,才能够钻得进去,深入到里面去,看得清清楚楚,取得了最宝贵的宝贝。做学问虽不能像钻东西那么钻,但是能够用最好的方法,也可以很快钻进去。我在外国,参观一个金矿,他们开采的机器,是运用大气的压力来发生动力的。我见到他们开采的速度,是比现代所称的“电化”的电力,还不知要增加若干倍咧。我们做学问也是一样,如果我们能够在学术气氛中的大气压力下,发生动力去钻,一定能够深入到里面去,探获学问的根源奥妙与诀窍,而必有很好的收获。“钻”字在英文为Penetration,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一个问题拿定了,便要尽力向里面钻,钻出一大套道理来,使我们学术气氛有着飞跃的进步。

       第四个,是“剖”字。剖是“解剖”的剖,就是“分析”的意思。有些材料钻进去还不够,必须解剖出来看它的真伪,是有用的还是有毒素的?以便取舍,清化运用。“剖”字在英文为Analyzation,所以我希望大家对于每一个问题搜集得来的材料,除了钻进深入之外,必须更加着意做一番解剖的工夫,分析入微,如同在解剖刀下,在显微镜下,看得明明白白,分析得清清楚楚,真的有用的没有毒素的就拿来运用;如果是假的有毒素的就舍去抛掉不用。如此,鉴别材料,慎选材料,自然适宜了。

       第五个,是“韧”字。韧是坚韧,即是鲁迅先生所主张的“韧性战斗”的韧。做学问是一种长期的战斗工作,所以必须有韧性战斗的精神,才能够在长期战斗中,战胜许许多多困难,化除种种障碍,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走入新的境界。“韧”字在英文中尚难找得一个适当的字来翻译,勉强可以译为Toughness,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学问上,要用韧性战斗的精神,历久不衰的,始终不懈的,坚持下去,终可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能把“一”、“集”、“钻”、“剖”、“韧”五个字做到了,在做学问上一定有豁然贯通之日,于己于人于社会都有贡献。

       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再次,我们每天要问,是“自己担任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工作的好坏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都是很大的。我对于工作也提出几点意见。以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最要紧的,是要“站岗位”。各人所负的责任不同,各人有各人的岗位,各人应该站在各人自己的岗位上,守牢自己的岗位,在本岗位上努力,把本岗位的职务做得好,这是尽责任的第一步。我最近在想,人人应该有“站岗位”的教育。站牢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教育自己知责任,明责任,负责任——教育着自己进步。

       第二点最要紧的,是要“敏捷正确”。人常说,做事要“敏捷”,这是对的。但我觉得做事只是做到敏捷还不够,敏捷是敏捷了,因敏捷而做错了怎么办?所以敏捷之下必须加上“正确”二字,工作敏捷而正确才有效力。一件工作在别人做起来需要四小时,你只要二小时或三小时就做好了,而且做得很正确,这才算是工作的效力。工作怎样能够做得敏捷正确呢?这就要靠熟练与精细。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错弄坏事情的。做事要像做算术的演算草一样,要演得快演得正确。

       第二点最要紧的,是要“敏捷正确”。人常说,做事要“敏捷”,这是对的。但我觉得做事只是做到敏捷还不够,敏捷是敏捷了,因敏捷而做错了怎么办?所以敏捷之下必须加上“正确”二字,工作敏捷而正确才有效力。一件工作在别人做起来需要四小时,你只要二小时或三小时就做好了,而且做得很正确,这才算是工作的效力。工作怎样能够做得敏捷正确呢?这就要靠熟练与精细。粗心大意,是最易弄错弄坏事情的。做事要像做算术的演算草一样,要演得快演得正确。

       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最后,我们每天要问的,是“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否则,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所以我在不久以前,就提出“人格防”来,要我们大家“建筑人格长城”。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现在分“公德”和“私德”两方面来说。

       先说“公德”。一个集体能不能稳固,是否可以兴盛起来?就要看每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能不能顾到公德,卫护公德,来衡量它。如果一个集体的组成分子,人人以公德为前提,注意着每一个行动,则这一个集体,必然是日益稳固,日益兴盛起来。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这个集体的基础必然动摇,并且一定是要衰败下去!要不然,就只有把这些不顾公德的分子清除出这个集体;这个集体才有转向新生机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每一个行动上,都要问一问是否妨碍了公德?是否有助于公德?妨碍公德的,没有做的即打定决心不做,已经开始做的,立刻停止不做。若是有助于公德的,大家齐心全力来助他成功。

       再说“私德”。私德不讲究的人,每每就是成为妨碍公德的人,所以一个人私德更是要紧,私德更是公德的根本,私德最重要的是“廉洁”。一切坏心术坏行为,都由不廉洁而起。所以我在讲“建筑人格长城”的时候,提到了杨震的“四知”,甘地的漏夜“还金”,华盛顿的勇敢承认错误,和冯焕章先生所讲的平老静“还金镯”的故事,这些,都是我们大家私德上的好榜样。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效法这些榜样,把自己的私德建立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则我们的学校必然的到了四周年,是有一种高贵的品德成绩表现出来。

       我今天所讲的“每天四问”,提供大家作为进德修业的参考。如果灵活运用的说到做到,明年今日四周年纪念的时候,必然可以见出每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进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而有着大大的进步。

【本文鉴赏】

       陶行知(1891—1946)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著名社会活动家。他阅历丰富,学识渊博,在语言研究上造诣颇深。

       陶行知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每天四问》这篇演讲中便包含了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他不但指出了进德修业的具体目标,而且详细阐明了实现进德修业目标的一系列科学方法。他指出,在身体上注意诊断、饮食、休息和卫生;在学问上从“一”、“集”、“钻”、“剖”、“韧”五个方面要求自己;在工作上要做到“站岗位”、“敏捷正确”、“做好为止”;在道德上既要“卫护公德”又要讲究私德。每论证一“问”,陶行知或以铁的事实为例(如“第一问”以两个学生之死说明“科学观察和诊断”的重要性),或以海外见闻为由(如“第二问”以其在外国参观金矿为例说明科学技术对生产的推动作用),或以具体数字为据(如“第三问”以工作时间的长短比较说明“敏捷正确”的必要性),或以哲人般的精辟为述(如“第四问”:“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整篇演讲内容充实丰富、有理有据、先总后分,层次清晰、开合有度、结构紧密。

       陶行知的演讲,犹如涓涓细流,滋润着听众的心灵。正如当时聆听他演讲的学生所说:“‘每天四问’,是我们每天做人做事的警钟,也是一切有血性有志气有正义感的人,做人做事的宝筏,能把我们的人生渡上更高境界的宝筏!”

编辑:乐亭县教育局综合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设置回复发布时间:(填写您想要此回复定时发帖的时间,留空表示立即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sdxcfvgbhiujhg@163.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68

帖子69

积分303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