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乐亭千年史,漫话沧海变桑田。 乐亭,在中国政区图上只是渤海弯畔的一隅。它位于渤海北部靠西岸,东接秦皇岛,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 坐观潮日起,胸纳涛声来。似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抒发出幽幽千古情怀,讲述着多少兴替变迁。提起乐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滦河,没有滦河,便没有乐亭,就 如同黄河、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样。滦河也称得上乐亭人的母亲河,她以博大宽广的胸怀、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乐亭世代儿女。 滦河的发源地在巴 颜吐古尔山麓。滦河从这里出发,蜿蜒东进,赋高原以俊朗,雕燕山以雄浑,绘渤海以壮阔,予生灵以风流,一路奔腾,一路高歌,在乐亭投入大海的怀抱。以前的 滦河,可不像现在这样温驯,一次次的洪水泛滥,一次次的泥沙堆积,年复一年,地域在一回回中延伸。“乐亭原来是海退”,这是先民们传下来的话语,如今,当 我们翻阅乐亭的文字记载,会更加领悟到沧海桑田的真正含义。 据史料记载,近七百年来,滦河大的改道就有三次:一是1324年(元朝泰定元年) 至1342年(元朝至正二年),滦河东移乐亭,经汀流河、庞各庄、新寨、古河于捞鱼尖一带入海;二是1813年(清朝嘉庆十八年)至1833年(清朝道光 年间),由汀流河、乐亭城关、汤家河、胡家坨,于董庄一带入海;三是1938年,滦河再次改道,才形成现在的河口。 滦河改道的最终结果,就是造就了乐亭,形成了今天乐亭的大致轮廓。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人类的足迹踏上乐亭起于何时,还得通过考古发现来唤起那遥远的记忆。在马头营镇黄坨村和闫各庄镇小石庄村一带考古发现了石斧 和碎陶片。据专家考证,这些石斧、碎陶片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产物,距今已有7000多年了。它们虽然经过风蚀雨浸,但斑斑驳驳的远古器物,仍能折射出乐亭先 民们人定胜天的毅力与滦河水百般跳跃的灵性。 先民们逐水草而居,刀耕火种,猎兽捕鱼,繁衍子孙,开拓人生,由部落而成国家。商周时代,乐亭属孤竹国,孤竹国公子伯夷、叔齐,以礼让天下,不食周粟一事传为千古佳话。是以今天的乐亭美酒仍因孤竹国得名,盖取其悠远、深邃之意。 据史料记载,由国家渐变为区域,是在秦王朝统一天下的时候,乐亭属辽西部;至西汉则设海阳县;东汉、两晋改为乐安镇,属平州;北魏为乐安亭,至唐朝归属马城县。 乐亭之名始于何时,据记载,金代天会元年,也就是1123年,建乐亭县,隶属滦州,其治所在乐安镇,即现在的乐亭镇一带。自此,“乐亭”一名延续至今。 虽然乐亭之名久已有之,但因战争频仍,归属变幻无常,境遇变迁在明代以前无据可考。 据《乐亭县志》记载,明万历元年开始明确疆界,东西延广五十五里,南北延袤七十五里,沿海延袤一百一十里,皆为乐亭县境,仍属滦州管辖。由于明朝统一全 国后实行社屯制,即当地土著户编社,外地迁入者(移民)编屯,故乐亭划分为18个社,9个屯,有村庄135个。“春燕归来无栖处,赤地千里少人烟”,这就 是明初靖难之役后乐亭的真实写照。为了充实京畿,明永乐年间,成祖朱棣皇帝颁布诏令――从山西、安徽、河南、山东等地迁来了大量的移民,充民邑、壮民生, 乐亭人开始兴盛起来。至今,在民间仍流传着这样的民谣――若问你从哪里来,山西洪洞大槐树。 至清代,沿用明制《畿表通志》,撰乐亭县属滦州,全县划社19个,屯9个,有村庄142个,较明代有所增加。 民国建立后,废州为道,乐亭县属津海道,也就是今天的天津。民国17年(1928年)改直隶为河北省。当时,全县编为7个区,立区公所,推行乡治,试办保甲制度,有村庄802个。 建国后,1949年12月,昌黎县姜各庄地区划归乐亭县管辖;1961年6月,南堡公社划归今丰南市管辖;1962年10月,恢复滦南县,长凝、倴城、胡各庄归滦南,乐亭县域恢复1958年界线;1999年归属建置,全县划分为9个镇、5个乡,始成今日之形。 放眼现在的乐亭县城,旧貌已换了新颜。2001年11月,顺利跨入全国百家“文明小城镇示范点”行列。按照乐亭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到2010年,县城面积将达到1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6.5万。 地灵而人杰,革命先驱李大钊等一批批先贤圣哲为乐亭大地增光添彩,一段段美好的故事世代传说。在老呔人抑扬顿挫的韵调里,大鼓、皮影、地秧歌三枝民间艺术的奇葩孕育盛开,散发着璀璨的光泽,传递出乡土的气息。 从远古而来,这是一片缀锦披秀的大地;自今日走去,这是一方活力勃发的热土。岁月似水,流淌出乐亭的底蕴;滦河如歌,吟咏着乐亭的风骨。当亘古印象渐渐远逝,记忆在沉淀中澄清为一个名字――相伴潮音、生长绿色,这就是可爱的乐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