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1男1女因造谣被抓
曹妃甸高某
现查明:2025年2月26日晚,高x在曹xx区十一冶项目部生活区内用抖音发布“文丰钢厂严重排污,各种燃煤气泄露大爆炸”虚假视频信息。视频信息与事实不符并对文丰钢厂造成一定影响。2025年2月27日,高x主动删除该视频,尽力消除影响。
以上事实有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现场照片现场视频等证据证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之规定,现决定对高x行政拘留三日。
玉田县赵某某
对刘某某进行诽谤、捏造谣言
现查明:2025年02月25日16时许,赵xx在快手直播平台网上公然散布,捏造谣言,对刘xx进行诽谤。
以上事实有赵xx本人的陈述和申辩、现场勘验笔录、快手直播录屏、户籍证明信等证据证实。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共同营造和谐清朗网络空间
造谣、传谣需承担的法律后果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构成犯罪的,最高可处十年有期徒刑。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给被造谣者带来精神上的痛苦和社会声誉的损害。被造谣者可能会面临他人的误解、指责,甚至遭受网络暴力,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
- 造谣者自身也可能面临法律制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 例如,造谣关于公共安全事件、自然灾害等虚假信息,可能导致民众抢购物资、人心惶惶,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 降低社会信任度,破坏良好的社会风气。当谣言频繁出现时,人们会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影响正常的信息交流和社会互动。
警惕不良信息
“新黄色新闻”
新黄色新闻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闻现象。
新黄色新闻主要表现为在新闻报道中过度追求轰动效应、娱乐性和刺激性,而忽视了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深度。
其特点包括:
注重感官刺激:大量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突出视觉冲击和情感煽动,以获取更多的流量和关注。
娱乐化倾向明显:将新闻事件当作娱乐素材进行加工,过度关注明星八卦、绯闻轶事等轻松娱乐的内容,而对严肃的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缺乏深入报道。
缺乏深度和客观性:报道往往停留在表面现象,缺乏对事件背后原因和影响的深入分析,不能为读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遇到谣言之后应该怎么办?
在接收到一条信息时,首先要查看其来源是否可靠。正规媒体和官方渠道发布的信息相对可信,而一些来源不明的消息则需要谨慎对待。
仔细观察信息的内容,看是否有逻辑漏洞、夸张表述或明显的事实错误。真实的消息往往更加客观、具体,而谣言则常常含糊其辞、夸大其词。
不要轻信一家之言,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渠道查找更多相关信息,进行多方求证。
不传谣不信谣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要保持冷静和理性,不轻易相信和传播未经证实的信息。
如果发现有人故意制造或传播谣言,可以向公安机关或相关部门举报,共同维护网络秩序。
在上网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和账号密码。网警提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呼吁广大网民树立法治意识,提高警惕,增强辨别能力,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欢迎广大网民和群众投诉举报网络谣言、违法和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