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易侵犯呼吸道及消化道黏膜、眼结膜、泌尿道和淋巴结。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 主要表现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严重可引发重症肺炎。其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感染部位和类型而有所不同,通常包括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以及眼部症状等。
传播途径: 今年 收治了几例“腺病毒”患者
最近,开滦总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收治了几例特殊的肺部感染患者。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发热炎症指标高、肺实变,但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且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有的患者高热不退,累及心肌、肝肾等重要脏器;有的患者持续中低热、治疗过程中肺部实变仍有进展;有的患者伴随畏光、流泪、眼结膜充血、腹泻等症状.最终这些患者经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腺病毒”。液宏基因检测等方法找到了肺炎的真凶——“腺病毒”
丰南区中医医院收治的一例重症肺炎病人,来的时候指脉氧已经低到35% ,通过胸片观察到已出现白肺。医院内三科积极应对,插管,呼吸科辅助呼吸,高氧浓度,在第一时间留取了支气管镜肺泡灌洗送了NGS,血象高,但是从胸片来看还是像病毒感染,这个病人病情还是在恶化,只能请上级医院会诊,连夜转往上级医院,准备行ECMO。 患者病情危重,连夜行ECMO治疗,NGS 结果回报,患者是腺病毒感染,经上级医院积极抢救,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后撤机,拔管转回医院内三科。 转回后,继续抗炎,对症支持,明显好转后出院。 起病急、传染快、高热难退… “腺病毒”进入高发期!
近期,杭州市中医院淳安院区儿科门诊接诊了很多发热的“小病人”,大多数以呼吸道感染为主。经过咽拭子和实验室检测,发现发热患儿中有70%左右的小朋友腺病毒一项显示弱阳性或阳性。有些稍严重的患儿,除了高烧不退,还并发了肺部感染,需要住院治疗。 专家提醒,当孩子感染了腺病毒,不要惊慌,症状有轻有重。感染腺病毒后平均有3—8天潜伏期,无明显症状,但是腺病毒传染性极强,急性期可出现较为明显症状。家长们千万不要盲目给药,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对症治疗,并且少去或者尽量不去公共场所。 腺病毒是一种很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儿童发热性疾病的重要病因,最常引起上呼吸道综合征。较少情况下,腺病毒可致消化系统、眼、泌尿生殖系统及神经系统疾病。腺病毒一年四季都可以引发感染。研究表明,5%~10%的婴幼儿发热性疾病是由腺病毒引起的。腺病毒感染可以在封闭或拥挤场所中流行,比如公共游泳池、幼儿园等。 腺病毒具有高传染性,可通过飞沫、手、污染的物品传播。 飞沫传播:是呼吸道感染腺病毒的主要传播方式。 粪口传播:接触感染者粪便。 接触传播:接触腺病毒污染的物品或表面后,未洗手就触摸口、鼻或眼睛。 1.呼吸道感染:发热是最常见的,表现为反复39℃以上的高温,其次会伴流涕、咳嗽、咽痛、声音嘶哑,扁桃体渗出,淋巴结肿大等,一般症状会持续7—10天。 2.消化道感染:呕吐、腹泻,以水样便为主,一般会持续8—12天。 腺病毒作为常见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患慢性基础疾病和免疫功能受损者更易发生重症。 腺病毒肺炎多发于6个月至5岁儿童,部分患儿临床表现重,肺外并发症多,重症病例易遗留慢性气道和肺疾病,需要高度关注。 11月12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文丹宁表示,“儿童的呼吸道黏膜屏障脆弱,容易多重感染”。 目前还没有针对腺病毒的专门疫苗,可按照秋冬季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经验来预防。 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在室内定时开窗通风,减少聚集,外出时尽量戴口罩。 此外,腺病毒对酒精、乙醚等消毒剂不敏感,感染患者接触的物品可用含氯液消毒。污染的尿不湿、呕吐物等应密闭后丢弃,切勿敞开于生活区域。 来源:“唐山那些事儿”综合整理国家应急广播、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开滦总医院、丰南区中医医院、湖北日报、吉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