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行为类型:承建的迁西县华林园1-4号楼总承包项目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三项、《唐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保障监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处罚内容:罚款人民币壹万伍仟元整 违法行为类型:违反劳动法律、法规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 处罚内容:罚款19000元 处罚依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项。▼ 
河北省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 为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属地监管责任,有效预防和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国务院令第724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考核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23〕33号)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本办法适用于省政府对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下同)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和省有关部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年度考核。考核工作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省领导小组)负责实施,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落实。考核工作从2023年到2027年,每年开展一次。考核工作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遵循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突出重点,强化责任、注重实效。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加强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落实工资支付保障制度、治理欠薪特别是工程建设领域欠薪工作成效、人民群众满意度等情况。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成员单位制定年度考核实施方案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明确具体考核指标和权重分值,经省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印发实施。(一)自查自评。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和省有关部门对照考核实施方案及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考核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进行自查自评,填报考核自查表,形成自查报告,报送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和省有关部门对自查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二)平时考核。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各地考核年度欠薪案件发生情况、欠薪案件解决情况、综合惩戒成效、群体性或极端欠薪事件等纳入平时考核内容,作为对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考核结果的重要组成。(三)实地核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单位组成考核组,对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考核年度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进展情况和成效进行实地核查,对各地组织领导、源头治理、制度建设和落实等考核指标进行评估。实地核查采取听取汇报、核验资料、抽查检查工程项目等方式进行。(四)暗访抽查。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力量,采取“暗访+明查”方式,对各地畅通维权渠道、作风建设、人民群众满意度等进行调查。(五)综合评议。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有关成员单位根据自查自评、平时考核、实地核查、暗访抽查情况,结合行业主管、公安、信访、网信等部门掌握的情况,以及国家对我省考核第三方评估和通报结果等情况,进行考核评议,形成考核报告,报省领导小组审议。对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的考核采取分级评分法,基准分为100分,考核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对省有关部门的考核以自查自评方式进行书面考核,考核结果不分等级。1.领导重视、工作机制健全,各项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完备、落实得力,工作成效明显;1.发生1起及以上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5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的;2.发生1起及以上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极端事件并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3.发生3起及以上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3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或发生1起及以上因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3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的;4.在国家对我省考核抽查中因存在重大扣分项对我省考核结果造成重大影响的;5.如有多个地方发生上述问题,考核得分最后一名的确定为C级。考核结果报经省政府同意后,由省领导小组向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和省有关部门通报,并抄送省委组织部,作为对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参考。对在考核中发现的需要问责的问题或线索,由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报经省领导小组同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移交有关党组织或纪检监察机关。对考核等级为A级的,由省领导小组予以通报表扬;对考核等级为C级的,由省领导小组对该地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省领导小组办公室向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反馈考核发现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建议。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及时组织整改,并向省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整改情况。对在考核工作中弄虚作假、瞒报谎报造成考核结果失实的,予以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依纪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各市政府、雄安新区管委会参照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相关办法,加强对本地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考核。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举报。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保障合法权益的,有权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调查,自立案之日起60个工作日内完成,再根据调查、检查的结果,在15个工作日内依法作出责令改正、行政处理或行政处罚决定。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1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争议,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对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案件,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仲裁庭可以裁决先予执行,移送人民法院执行。
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有权依法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和提起诉讼。
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可申请支付令。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 本人身份证及住所、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明确被投诉用人单位,即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 ►劳动保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实和具体投诉请求事项。 ►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发放的工作证、上岗证、工资支付凭证、考勤记录等。 ▌说明:以上文字及图片信息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