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服务

招聘房产本地信息

优选简历在线看报

信息

家政保洁 月嫂保姆 搬家货运

培训招生 二手车    二手市场

社区

乐亭头条 海港头条 乐亭文艺 光与影    乡镇动态 网警说事 法治乐亭 乐亭教育

乐亭医讯 农业信息 情感天地 寻人寻物 老景说事 乐亭旅游 新人手册 商务合作

【网络辟谣】酒量可以练出来?喝酒上脸是真酒量?教你这样反驳劝酒话术!

2021-8-18 22:54:01 397 7

[复制链接]
乐小信 发表于 2021-8-17 22:00:00 |阅读模式

乐小信 楼主

2021-8-17 22:00:00

“阿里女员工称被灌酒猥亵”一事引发全网关注。


在中国,劝酒文化屡见不鲜。尤其在职场上,劝酒甚至灌酒更成为了一种“服从性测试”的手段。在各种各样劝酒话术的夹击下,弱势的一方往往难以抵挡,最终成为了酒桌上的受害者。


劝酒是一种文化糟粕,在生活中和职场上,如果遇到有人用以下的话术来劝酒,一定要勇敢说不!


“二两下去了脸都不红”“喝酒会上脸的才是真有酒量”

图片

话术一

图片

真相

喝酒是否脸红与酒量无关


酒精在人体中代谢要经过两个步骤:


第一步:酒精(主要是乙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转化为乙醛;


第二步:乙醛在乙醛脱氢酶(ALDH)的作用下,被转化为乙酸。最后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人体若是具备这两种酶,就能较快地分解酒精,中枢神经就较少受到酒精的作用。


图片

△酒精在肝脏内的代谢过程。


当人体缺乏乙醛脱氢酶(ALDH),尤其是2型乙醛脱氢酶(ALDH2)时,会出现喝酒脸红的现象。


因为这部分人携带ALDH2基因突变,他们虽然能将乙醇代谢为乙醛,但却无法快速将乙醛代谢为乙酸,造成乙醛在体内大量累积,并作用于人体中枢神经,导致皮肤黏膜血管扩张,表现出红斑(皮肤发红,血液流向上半身)、心跳过速、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喝酒上脸。


乙醛是一类致癌物,具有很强的肝毒性,可导致酒精性肝病。


图片

△乙醇在ADH的作用下转化成乙醛(Acetaldehyde),再在ALDH,尤其是ALDH2的作用下转化为乙酸(Acetate) ,图片来源于果壳。


也就是说,喝酒脸红是基因问题,是酒精在肝脏第二步代谢不顺利的表现,与酒量好不好无关。喝酒脸红的人并不适合饮酒。



“不会喝酒才要练”“酒量都是练出来的,喝!”

图片

话术二

图片

真相

酒量无法被“锻炼”出来


酒精要靠两种酶来代谢,沾酒就醉的人多半是存在酶缺陷,尤其是第二步代谢所需的乙醛脱氢酶。


由于基因不能改变,自然酒量也就不可能通过多喝酒“锻炼”出来,所谓“锻炼”只能让人对醉酒的不适从厌恶到麻木而已。


“吃点解酒药不就行了呗”

图片

话术三

图片

真相

没有任何食物或药物可以“解酒”


上面提到,酒精在体内要靠两种酶来代谢。酶只有在肝细胞内的微环境里才能工作,即使口服真的酒精代谢酶,胃酸也会导致其丧失活性。


不管是民间流传的蜂蜜水、茶叶,还是网络上贩卖的各种“解酒药”“解酒酶”,最多只是B族、C族维生素和一些植物提取物,其解酒护肝的效果都没有经过临床验证,不能信。


酒后宿醉的头痛欲裂让人很难受,一是由于乙醛对神经的刺激作用,二是由于酒后身体脱水,大脑体积缩小,脑组织与颅骨之间脑膜受到牵拉引起疼痛,多喝温开水只不过是促进乙醛排出和大脑复水,尽快从宿醉中恢复过来而已。


“小酌怡情”“适量饮酒有益身心健康”

图片

话术四

图片

真相

酒喝多少都伤身,“适量饮酒有益于健康是骗人的”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只要进入人体就会造成损害,喝多喝少不过是伤害大小不同。


由于亚洲人特有缺陷的ALDH2等位基因,许多中国人代谢酒精的能力并不好,由酒精引发肝癌、胃癌等风险也更大。


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只要喝酒就会提高脑卒中发生的风险,心衰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也随饮酒量上涨而增加。


更惊人的是,每周摄入酒精超过100克(相当于4两高度白酒)的研究对象,全因死亡风险增加;每周超过200克(8两高度白酒)的,预期寿命缩短1~2年;超过350克(一斤半高度白酒)的,少活4~5年。


有研究表明,全世界5.5%的癌症由酒精引起。也就是说,每18个癌症里就有一个是喝出来的。


不存在“适度饮酒有益健康”的说法,建议能不喝酒就别喝。


“不能喝了就去催吐,回来接着喝”

图片

话术五

图片

真相

催吐会伤害口腔、胃肠道、胃黏膜等


催吐确实能防止一部分酒精进入身体。但是,喝了酒后胃黏膜处于充血状态,呕吐对胃肠道、胃黏膜有极大影响。


而且酒精不到5分钟就能从消化道进入血管,迅速扩散到全身,想催吐恐怕已经晚了。


一杯酒下肚,先进到胃里,再经过十二指肠到小肠,在胃肠道中,酒精被黏膜吸收,进入静脉系统,然后全部流到肝脏。


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所以,酒精流经之处——胃、肝、肠道、心脏、大脑均可造成损害

附:劝酒有时也要负法律责任

不管多高兴,要注意千万别乱劝酒,如果饮酒者出事,以下4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


  1. 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不喝看不起我”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经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2. 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3. 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4. 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此外,女性如遇到酒后被骚扰、侵害,不要被男人事后的各种“理由”解释所迷惑,而要勇敢地报警,不让对方逍遥法外。
同时提醒女性:受到骚扰时莫慌乱,而要记得留取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7

幸福OK 发表于 2021-8-18 09:26:39 来自手机

幸福OK 沙发

2021-8-18 09:26:39

不信谣不传谣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幸福OK 发表于 2021-8-18 09:26:47 来自手机

幸福OK 板凳

2021-8-18 09:26:47

感谢分享。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幸福OK 发表于 2021-8-18 09:27:12 来自手机

幸福OK 地板

2021-8-18 09:27:12

喝酒危害健康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喂,说你呢 发表于 2021-8-18 10:13:50 来自手机

A喂,说你呢 5#

2021-8-18 10:13:50

不信谣不传谣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喂,说你呢 发表于 2021-8-18 10:13:56 来自手机

A喂,说你呢 6#

2021-8-18 10:13:56

感谢分享,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蓝色星空 发表于 2021-8-18 17:12:49 来自手机

蓝色星空 7#

2021-8-18 17:12:49

不喝白酒了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冰雨2021 发表于 2021-8-18 22:54:01 来自手机

冰雨2021 8#

2021-8-18 22:54:01

喝酒喝多的人最烦人。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设置回复发布时间:(填写您想要此回复定时发帖的时间,留空表示立即发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

返回列表 本版积分规则

:
管理员
:
1221@qq.com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786

帖子788

积分2771

  • 发布新帖

  • 在线客服

  • 微信

  • 客户端

  • 返回顶部